青马工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程概括  最新动态  导师队伍  每日推荐  学生队伍  教育成果  学员风采  视频在线 
  最新动态
· “冬将尽,春可期,青马与你同行”系列活动(五)
· “冬将尽,春可期,青马与你同行”系列活动(五)
· “青马工程+骄子学苑”学员收看“疫”路同行,共上一...
· “冬将尽,春可期,青马与你同行”系列活动(四)
  每日推荐
  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习近平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友情链接
  每日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每日推荐>>正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5
2018-05-03 17:06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采访对象:雷榕生,1949年11月生;雷平生,1951年8月生。兄弟二人与近平同为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学生,1969年1月13日又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雷榕生分在梁家塌村,1973年9月上大学,先后在延安地区广播事业管理局、北京衣业大学、国家行字院工作,2010年6月退休。雷平生分在梁家河村与习近平住同一孔窑洞,1974年10月考上延安大学。1977年毕业后在北京市科委营养研究所工作,1983年至1995年先后在瑞士、法国、美国等国家学习和工作,获得法国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采 访 组:邱然 黄珊 陈思

采访日期:2017年1月13日

采访地点:中央党校电视台演播室

采访组:习近平酷爱读书,这一点众所周知。您也喜欢读书学习,和习近平在同一孔窑洞住了大约6年时间,而且和他在读书学习方面有很多交流。请您讲一讲习近平读书学习的特点是怎样的?

雷平生: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近平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很强,这同他刻苦读书学习分不开。他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数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据我了解,近平读书学习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正如有些老乡所讲的——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

后来,大部分知青离开了,窑洞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们在炕上有各自的床位,中间隔着一个炕桌,炕桌上有盏煤油灯。白天干了一天活就已经很累了,晚上吃过饭,我如果觉得累,就睡觉了。

而近平吃过晚饭总是拿起书本,开始学习。他怕影响我睡觉,就把灯移到一旁,用身体挡住光线。他看书常常看到很晚。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发现近平还在看书,就问:"近平,你怎么还不睡呀?"他总是说:“再看一会儿。”

有一次白天聊起天来,他和我调侃说:“昨晚看书至深夜,四周寂静,颇有些‘世人皆睡我独醒‘的味道。”还有一次,他颇有感慨地说:“农村知青生活可真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高度结合呀!”

事实的确如此,白天劳动强度大,人已经很疲劳,每天吃得也不好,回窑后再长时间阅读,大脑高速运转,对体力和脑力都有很大的消耗。

第二,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一方面,近平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

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同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正所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比如,他在学习苏联历史学家谢缅诺夫《中世纪史》的时候,就参考了不知从哪里搞来的一本《基督教青年读本》一起看。

由于我们当年接受的教育,对基督教没有多少了解。近平在学习这方面知识时,比较全面的了解了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作为基层群众信仰的宗教被罗马当权者镇压的历史。这就是他在看书时不断扩展参考资料所起到的作用。

雷榕生:近平这个读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他经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的扩展阅读书中的知识。比如他看中国历史,就是先以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为主要读本来学习,但在学习中发现史学家的不同观点时,就以钱穆、吕振羽等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书籍来互相印证、互相对比,深入了解。这样学到的历史观点是一个立体、全面的观点。既掌握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与不同点,也养成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雷平生:确实是这样。近平在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后,非常喜欢自己思考。他经常问我:“这本书,你看过没有?“如果我看过,他会就某一个观点与我进行讨论。他对讨论切磋推敲印证那些重要的知识点非常有兴趣。

虽然我们那个年纪所讨论的问题未必有多么深奥,多么专业,但确实起到了活跃思想、拓展思路的作用。近平曾有一次外出,住在集体宿舍,碰到一位中央党校党史专业的年轻教师,他们讨论起了五四运动。近平那次与这位年轻教师交流,就注意学到了一个重要细节。回来以后,他把自己的心得讲给我听。

他认为: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对其爆发原因有很多成型的论述。但那次和党校老师的讨论中,他又搞明白了一个关键点。

就是: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国内矛盾集合和爆发的产物,也是国际矛盾集合与“催化”的产物。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是完全正当的,但巴黎和会不仅拒绝这一要求,而且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哪有什么“公理战胜强权“!世界依然是强权政治,中国被“世界所接纳”的希望彻底破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众首先是先进知识分子与知识青年,对西方阵营极度失望之余,反帝情绪空前高涨。他们把视线转向刚刚进行过“十月革命”的近邻苏俄,希望用激烈手段改造中国,改造社会。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两个政治事件,都与上述国际大形势以及民间舆情、民众情绪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背景,是迫使中国人喊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救亡口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平声情并茂地给我讲了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国际联盟、巴黎和会、英国和法国的态度等内容。

今天我们的历史知识大大丰富了,这些可能都算是常识了,但在书籍和信息比较匮乏的年代,对于知识饥渴的我们,听起来还是比较新鲜的。这说明近平是多么注意吸收新知识。

采访组:请你们谈谈习近平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情况。

雷平生:在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些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是要求和鼓励学习的,也是近平反复阅读学习过的。

他曾就《国家与革命》里阐述的一些问题,与他认识的朋友探讨。其中一个问题是,共产主义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即进入共产主义阶段。那个时候,国家将逐渐消亡。

那位朋友和近平讨论,国家是如何消亡的?是阶级斗争逐渐平息,大家都踏踏实实的搞生产呢?还是像现在这样斗争时起时伏,七八年来一次,甚至有时候还会很激烈呢?

现在看来,讨论的话题本身并不重要,也不可能深入,但通过这种讨论,使他活跃了思想,也使他对当时很多“左”的做法有了新的认识。

“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家处于动乱之中,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近平逐渐对这种长期无休止激烈的阶级斗争有了疑问,引起思考。近平每次去“五七”干校探亲或外出,总能带回来一些新书。

有一次,他带回来厚厚一本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躺在炕上专注地阅读。过后他对我议论起这部著作。他谈了很多关于《资本论》不同版本沿革的知识,并说《资本论》的翻译版本研究很重要。他特别推崇郭大力和王亚南这个译本。他介绍到,这两位翻译家同时也是社会学者,一生矢志不渝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到中国来。

近平讲到他们的执着和毅力,即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矢志以恒,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对这两位学者非常推崇,不仅推崇他们的学术造诣,更推崇他们的高尚人格。

近平对马列著作版本沿革是很注意的。有一次他议论起《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题,说到这部著作有从俄、日、德、英、法不同语言翻译过来的中文本,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不同贡献,但又各有侧重。

他们对《共产党宣言》文本的理解不尽相同。他感慨地说:这么一个小薄本经典,就有这么多名堂,可见认识真理很不容易。

近平读哲学书籍,主要还是读马列主义哲学。他下了很大功夫去阅读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近平在一个场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讲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年在窑洞里近平学习辩证法的时候,也曾谈起过这个问题,即不要把辩证法简单化。

矛盾的不同侧面是不可分离紧密联系的,互相作为存在的依据。辩证法的精髓固然是对立统一规律,但实际上,对立统一除了对立还应考虑统一,唯物辩证法本身就包含事物的互相关联与事物的发展,还包括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等规律。简单孤立地谈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顾及其他方面因素肯定是有片面性的。如果认为辩证法的内容仅仅就是一个“斗”字,就把整个问题简单化了。

由于近平较长时间生活在中央党校这个环境中,对6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中央党校杨献珍、侯维煜“合二为一”理论的批判过程有所了解。他还告诉我,在这次批判运动中惨遭迫害的党校哲学教师黎明,就是我们八一学校66届学生黎小路同学的父亲。

采访组:请你们谈谈习近平研读历史著作的情况。

雷平生:我们初到梁家河时,还只有初中生的文化程度。初中课程里并没有讲过世界史。近平在阅读很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候,涉及不少名词和事件,都与欧洲历史相关,看到以后觉得很生疏。近平就找到苏联出版的《中世纪史》来看。

这部书,他好像是从当地一位教员家里借到的。在这本著作中,从东、西罗马帝国,从查理大帝到法国、德国、英国的近代雏形,都有相对完整地讲述,这本著作也讲到了东方各国历史的演进和变化过程。通过对这部书的学习,近平对欧洲诸国的发展史有了初步认识。

近平还有一本常用的工具书《新编新知识辞典》,1952年出版的,这是一本非常厚的工具书。辞典里面收录了大量重要词条,并有简要清晰的介绍。像”神圣罗马帝国“”苏沃洛夫“”二月革命”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近平在阅读其他著作时,经常拿这本书做参考。近平对中国经典书籍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史记选》《汉书选》《后汉书选》《三国志》,他都曾花功夫认真研读过。

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著作,近平也读过很多。比如”评法批儒”运动时流行的一本书,即中山大学杨荣国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近平当时也买了一本,兴致勃勃地阅读。

这本书把儒家、法家介绍的深入全面。当然,抛开当时对中国古代儒家和法家各个流派哲学思想褒贬不谈,作者介绍了这些学派的基本观点,以及在古代中国社会如何存在发展、如何推广演变的历史事实,使近平对相关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关闭窗口

© 2018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新电台街63号

信息维护:党委宣传部   制作:信息中心